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首页 > 其他类型 > 我在大汉当神棍,太子哭着求我篡位杨洪刘据小说结局

第41章

发表时间: 2025-06-22

堂下寂然。

这一句,比什么都狠。

你们不是查泄密,是在立靶子!

……

刘据闭上眼,深吸一口气。

良久,他开口道:

“记录官听令。”

“李志一案,经查无证据指控,堂前供述无错,笔迹无伪,副本合署,令全案——销。”

“另以‘宫中诬告成案者’,倒查送案之始,查宗正寺初录。”

“御前官转送无错,不问。”

“但——谁写的匿名函,谁传的莫须有,必须查清。”

堂下所有人心头一震。

刘据继续道:

“你们想送刀进东宫,我就让你们看着——刀从哪儿来的,我一寸寸送回去。”

“今日我不查你们是‘怀疑’,我查你们是‘造局’。”

“别以为我杨洪不在,我就成了摆设。”

“这东宫——轮不到你们试水温。”

他目光森冷,缓缓扫视四方:

“从今日起,东宫所涉一切内吏之任,改为太子直属签署。”

“不经内廷,不由宗正。”

“我要人,我自己提。”

“你们若再送人进我门槛,我便逐一送你们出京门。”

话落,震堂如雷。

一众官员全体低头,无人敢动。

……

这一天,长安街市无人不知:

太子刘据,首次动内廷,一审反咬,查源问责。

杨洪余人无罪,旧案销档;宗正寺被太子请出辅政体系,宫中权限重新划线。

“摄政”二字,今日方得真意。

……

而此时,紫宸殿深处。

汉武帝正在把玩一枚旧玉,神情淡淡。

他听完了内侍的回报,沉默了很久。

“他出手了?”

“是。”内侍低头,“且动作果决,半点不留情。”

“呵……”皇帝轻笑。

“他真以为,我只是在试杨洪的旧人?”

“我是在试他——能不能吃掉‘内廷的骨头’。”

“现在看来……”

他目光微沉,低声道:

“——倒还真咬得下。”

“那就,再加一口。”

三日后,宗正寺再度动笔。

这一次,不再是匿名告状,而是直接递上一封格式严整、措辞严厉的奏表。

标题赫然写着——

《请明定储位宗支章制,以肃宗谱之正》

正文看似例行规整,实则满纸刀锋:

“今太子摄政,朝纲归一,然其母系亲族多有身居要职,名为辅政,实涉私亲。”

“宗正请准,查太子母系所属亲族现任官职,凡有出仕者,一律退归本籍,禁五年内不得仕为京官。”

此章一出,群臣皆惊。

哪怕是在汉家旧制之下,“储君母族不得干政”也只是潜规默诏,从未明令。

而如今宗正寺将这一条写进奏表,分明是要在公开体系中“立一纸法”,将太子母族从朝局中彻底“剃干净”。

更狠的是——

此章并未送辅政堂,而是绕过东宫,直接投向紫宸。

……

刘据得知消息时,正于辅政堂处理三省三十案日审。

书吏低声在他耳边复述完原文,只见他指尖轻轻一顿,一页案宗停在半空。

“他们终于按耐不住了。”他冷笑。

“上次试东宫,这次试我身后的林子。”

“还真是好算盘。”

他一眼就看明白了这招的本质。

杨洪走后,皇帝始终没有直接干预东宫,而是从“权力源头”入手,拔支削系。

你可以当太子,但你不能立班底。

你可以理政,但你不能拉帮结派。

皇帝要的,是一个可以“用”但不能“长”的继承人。

——一棵随时可以移栽的小树。

刘据缓缓放下案宗,吩咐道:

“拟章。”

“我亲自写回应。”

“东宫的宗法——我来讲。”

……

当夜,长安诸部皆未眠。

太子亲笔上章,题为:

《储君议支章议》

全文不长,但字字有锋:

“母系之家,有人仕于朝者,皆经吏部调任、礼部会试、刑部存档。”

“若因亲而废之,是令朝章变为门户律;若因储位而拒亲,是令天下子孙寒心于主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