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好享受你“母凭子贵”的荣光吧。
享受萧景珩的“深情”和“看重”。
好好…养着身子。
我们…来日方长。
京城的天,说变就变。
宁王府添丁的喜庆红绸还没撤下,一场更大的风暴,已悄然席卷了整个朝堂。
起因,是几份看似不起眼的奏章。
弹劾户部侍郎柳元章——柳含烟的父亲。
罪名:贪墨漕粮,私贩军械,纵容家奴强占民田,草菅人命。
桩桩件件,证据确凿,触目惊心。
尤其其中一条,直指四年前,宁王府那场几乎烧死正妃沈氏的大火!
奏章中隐晦提及,火起蹊跷,似有人为痕迹,而柳府家奴曾在火起前后,于王府后巷鬼祟出现!
奏章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。
一直与宁王萧景珩政见不合、被其压制的几位老亲王和清流言官,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,瞬间群起而攻之!
弹劾柳元章的奏章雪片般飞向御案。
更有人,将矛头隐隐指向了宁王萧景珩!
暗示他纵容甚至包庇岳家,结党营私,意图不轨!
龙椅上的皇帝,萧景珩的胞兄,本就对这位手握重兵、功高震主的弟弟心存忌惮。
如今铁证如山,民怨沸腾,朝议汹汹。
皇帝震怒!
下旨彻查!
三司会审,雷厉风行。
柳元章锒铛入狱,柳府被抄,男丁流放,女眷没入教坊司。
树倒猢狲散。
依附柳家的党羽,被清洗殆尽。
而这一切的源头——刚刚为宁王诞下“嫡长子”、还沉浸在巨大喜悦和荣宠中的柳侧妃柳含烟,瞬间从云端跌落泥泞!
父族获罪,她这个侧妃的身份,变得无比尴尬和危险。
更可怕的是,那几份奏章中关于“四年前王府大火”的隐晦指控,像一根毒刺,扎进了萧景珩的心里!
王府书房。
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。
上好的端砚被狠狠砸在地上,墨汁四溅,染黑了名贵的地毯。
“查!
给本王查清楚!”
萧景珩双目赤红,像一头被彻底激怒的困兽,对着跪了一地的暗卫和幕僚咆哮,“四年前那场火!
到底是谁干的!
柳含烟…她到底有没有参与!”
他脑中不受控制地回响着柳含烟在产房里的疯言疯语:“是她…沈听雪…她来索命了…”还有那个哑医圣手…那双平静得诡异的眼睛…一个可怕的、让他脊背发凉的念头,不受控制地滋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