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你想起伤心事了。”
陆乔摇摇头,“没事,都过去了。”
她感激宋钰。
这些事和他无关,对方还愿意为陆家跑前跑后。
如今还因为陆家,不得不重新出现在朝堂上。
16宋钰有了实权,可以查的东西更多。
但这也意味着,他要承担起相关的责任。
江南水灾,朝堂拨了八十万赈灾银下去,没有一两银子切实的落到实处。
如今国库空虚,难以一口气再拨出这么多银子。
但百姓水深火热,朝堂不能坐视不理啊?
筹募赈灾银这件事,由成王暗箱操作,最后落在了宋钰的头上。
国库空虚,百官小气,这件事原先由别人负责,一个多月只筹到了三四万两银子,简直是杯水车薪。
大家都在旁观,看别人捐多少,对比斟酌自己要捐多少。
捐少了,皇帝不满意。
捐多了,皇帝问你这么多银子哪来的?
是不是贪污了?
也有人想过捐钱买官的法子,被皇帝推翻这个提议。
之前买官的人,上任之后为非作歹,借着职务便利大肆敛财,反而祸害民生。
因此,过了许久,募捐的事情毫无进展。
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烫手山芋。
宋钰却不得不接过这个担子。
这是皇帝对他的考验,也是皇帝对他的警示。
明明他有能力胜任,却借病远离朝堂。
如今想要权势,权势哪里这么容易到手?
因为要募集银子,宋钰早出晚归,整个人更加清瘦。
陆乔听着,只觉得更加愧疚,让宋钰无缘无故承担了这么多。
对方也只是一笑了之,仿佛没放在心上。
说这话的时候,男人还止不住咳了两声。
先前陆乔一直听闻宋钰病弱,如今自己亲眼见了,才知道坊间的传言并不夸张。
这阵子,无论查到什么,哪怕只有一点微不足道的进展,宋钰都会和自己说。
陆乔看得心急,脑海里什么想法一闪而过,被她牢牢抓住。
她眼睛亮了几分,靠近宋钰。
“我忽然想到一个法子,不知道可不可行?”
宋钰诧异:“什么?”
17近日,城门口和京城中央竖起了一块功德碑。
上面详细记载了江南水灾以来,每一个捐献银两的人名字。
名列榜一的是定远侯,足足捐了五万两,远超第二名四万七千两。
本来捐银这件事由户部负责,各个官员只需要把自己捐的银两送去户部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