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站起来,居高临下地看着他。
“你每次写的文章,我都看过。
洋洋洒洒几千字,引经据典,辞藻华丽,就是说不到点子上!”
“考官想看什么?
他想看你对政策的理解,想看你的解决方案!
不是想看你卖弄文采!”
这些话像一记记耳光,扇在顾砚清的脸上。
他脸色涨红,嘴唇哆嗦着,却一个字都反驳不出来。
因为我说的,全是真的。
“你这……这东西,太过功利,失了读书人的风骨!”
他憋了半天,憋出这么一句。
“风骨能当饭吃吗?”
我指着那碗他没喝的米汤。
“风骨能让这碗米汤变成肉粥吗?
能让婆母不骂我们是废物吗?”
顾砚清彻底沉默了。
屋子里只剩下灯花爆开的噼啪声。
许久,他拿起桌上的册子,声音艰涩。
“我……我不会做的。”
他还是放不下他那点可怜的清高。
我心一横。
“好,你不做,我做。”
我抢过册子,拿起笔,蘸了墨。
“你看好了!”
我按照“5·3”的解题思路,开始在纸上作答。
“第一题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
送分题。”
“第二题,核心思想,民本。
强调民众是国家的根基。”
“第三题,结合新田策。
首先,破题,点明新田策的核心是‘与民争利’还是‘为民谋利’。
其次,分点论述。
一,新田策若能轻徭薄赋,是为‘民贵’。
二,若官吏借机敛财,则违背‘民贵’。
三,提出建议,加强监督,确保政策落地不走样。
最后,总结,重申民本思想对稳固国本的重要性。”
我写得飞快,思路清晰,逻辑分明。
顾砚清在我旁边,从一开始的不屑,到震惊,再到目瞪口呆。
他看着我写出的那篇三百字短论,像在看一个天外来客。
那篇文章,没有一句废话,没有一个华丽的辞藻。
却像一把锋利的刀,直插问题核心。
他呆呆地拿起那张纸,反复看了三遍。
“这……这是你写的?”
他的声音都在发抖。
“不然呢?
屋里还有第三个人吗?”
我没好气地说。
他看着我,眼神复杂得像一团乱麻。
有震惊,有羞愧,有怀疑,还有一丝……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好奇。
“阿晚,你……你何时会这些的?”
我心头一跳。
糟了,人设差点崩了。
原主大字不识几个,怎么可能写出这种东西